“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六十四:学会科学抢救触电者
日期:2022-11-24 阅读数:
通过科普,提高民众的健康素养,除了应当使人们掌握一些卫生保健常识外,还要掌握有关抢救常识,可以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三部分,关于“基本技能”,其中第六十四条要求的那样:“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一)触电的危害。
触电比较危险,不安全的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体内组织、器官被不同程度的烧伤、破坏,影响呼吸、心率、血压等正常生命体征以及神经系统,严重时甚至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1、全身表现:触电后轻者表现为痛性肌肉收缩、惊恐、面色苍白、四肢软弱、表情呆滞、呼吸及心跳加速、头痛、头晕、心悸等。高压电击时常发生神志丧失,部分患者心跳、呼吸极其微弱或暂停,心电图可呈心室颤动状态,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恢复,如不及时复苏则可能死亡,幸存者可有定向力丧失和癫痫发作。心室颤动是低压电电击后常见的表现,也是伤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2、局部表现:烧伤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肌肉组织常呈夹心性坏死,电流可造成血管壁变性坏死或血管栓塞,从而引起继发性出血或组织的继发性坏死。低压电引起的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入点与流出点伤口呈焦黄或灰白色椭圆形或圆形,干燥,边缘整齐,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一般不损伤内脏。如有衣服点燃,可出现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
3、并发症:可有短期精神异常、心律失常、肢体瘫痪、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坏死并继发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障碍、内脏破裂或穿孔、永久性失明或耳聋等,孕妇受到电击后可发生死胎、流产。
(二)触电的危险性与以下因素有关。
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有电击电流、人体电阻、触电电压等。触电的危险性与以下因素有关:
1.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的伤害越大。
2.电压的高低:接触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大。
3.触电时间: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愈长,人体电阻愈小,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对人体的伤害就愈严重。
4.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通过头部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若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可导致精神失常、心跳停止、血循环中断。
5.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的电阻愈大,触电后流过人体的电流就愈小,因而危险也就愈小。
6.电流的种类、频率: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比直流电大,交流电频率愈高,对人体伤害愈小。
(三)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在施救触电者之前,首先做好自我防护。
其次在确保自我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关闭电源。
三是用不导电的物体如干燥的竹竿、木棍等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
四是千万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的身体,防止救助者发生触电。
(四)学习预防及抢救知识。
防止触电发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不超负荷用电;不私自接拉电线;不用潮湿的手触摸开关和插头;远离高压线和变压器;雷雨天气时,不站在高处、不在树下避雨、不打手机、不做户外运动。抢救他人时,要按照健康素养66条的要求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