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五十六:增强看懂“三品”标签和说明书的本领
日期:2022-11-09 阅读数:
这里说的“三品”,是食品、药品、保健品。人们购买“三品”,有多少比例的,能够认真观看“三品”的标签及说明书?有多少比例的,能够看明白“三品”的标签及说明书?当前关于某“酱油”事件,给人们启示,应当按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三部分,关于“基本技能”,其中第五十六条要求的那样:“能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一)某“酱油”事件,给消费者的启示。
某“酱油”事件的发酵,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消费者在思考什么是“双标”?什么是“零添加”产品?有观点认为:“零添加”在调味品领域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消费者是很难区别什么是真正的“零添加”产品。虽然早在2020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称:不得标注“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可是,在流通的市场上,真正的“零添加”产品有多少?
另外,消费者面对五花八门的食品添加剂,眼花缭乱不说,更是一头雾水。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均有明确的法规标准。无论是什么牌子的酱油,都有存在添加剂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既有添加剂产品(生产周期更短,成本更低,价格更低),也有“0添加”的产品(生产周期更长,成本更高,价格更高)。对于消费者,只有不断提高健康素养,增强观看“三品”标签及说明书的本领,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能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及说明书。
人们购买食品,有多少人能够看懂配料表?不懂装懂的有多少?似懂非懂的又有多少?有多少人能够看懂什么是苯甲酸钠?什么是山梨酸钠?什么是谷氨酸钠?什么是三氯蔗糖?什么是呈味核苷酸二钠?什么是肌苷酸二钠?什么是碳酸氢钠?什么是乙基麦芽酚?只有通过科普之后,人们才能知道苯甲酸钠是防腐剂;山梨酸钠是防腐剂;谷氨酸钠是味精;三氯蔗糖是甜味剂;呈味核苷酸二钠是增鲜剂;肌苷酸二钠是保鲜剂;碳酸氢钠是保鲜剂;乙基麦芽酚是增香剂。
对于食品,要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预包装食品标签要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成分表以一个“方框表”的形式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强制标示的核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药品的标签是指药品包装上印有或者贴有的内容,分为内标签和外标签。药品内标签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的标签,外标签指内标签以外的其他包装的标签。药品的内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药品外标签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药品说明书的具体格式、内容和书写要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发布。
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
非处方药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分别标有红色或绿色“OTC”标记。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非处方药既可以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购买,也可以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购买。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有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不得宣传疗效作用。必须标明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规格,保质期,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卫生许可证文号,保健食品标志等。
总之,作为消费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进一步增强购买“三品”方面的把控能力,严把入口关,让自己聪明起来,健康起来。一是学习掌握国家政策法律知识;二是学习掌握“三品”方面的知识;三是养成查看“三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的习惯;四是认真仔细观看“三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五是能够看明白“三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六是掌握维权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