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五: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日期:2022-01-29 阅读数:
面对弱势群体的病残人员,人们是关爱、帮助?还是冷漠,甚至歧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一部分,关于基本知识和理念中的第五条,明确了“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都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这不仅是预防、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接纳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患者,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任何歧视。要鼓励他们和疾病作斗争,积极参与疾病的防治工作。对精神障碍患者,要积极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患者的家庭成员要积极帮助他们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对残疾人和康复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个微笑,给人亲切的关怀。关爱是一湾清泉,给人心灵的洗涤。关爱之心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态度。帮助是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理解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行为动作的认知,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包含宽容以及爱护;理解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交友和家庭亲戚关系的基础。
病残人员属于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病残人员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要求人们设身处地地为病残人员着想,他们需要正常人的帮助,特别是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我们要向病残人员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帮助病残人员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照和温暖。
教育人们对病残人员做到不歧视,这是和谐社会的文明表现。比如,由于艾滋病、性传播传染病传染途径的特殊性以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不够,人们往往容易对感染者或患者进行道德判断,把这类疾病与不良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对感染者或患者个人甚至其家庭产生歧视。而感染者或患者出于恐惧,往往不敢暴露自己的检测结果,或延迟寻求治疗,从而影响疾病的尽早治疗,并可能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病毒感染或患者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压力,并可能以不同的态度接受患病的现实。在面临歧视时,有可能产生自卑、绝望、愤怒甚至报复的想法。因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理解、关爱、帮助病残人员,就是提高健康素养,同时还要激励病残人员自强自立,这是社会适应健康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客观要求。关注引导病残人员要勇敢地同疾病和残疾做抗争,教育他们懂得自强自立的重大意义。自强不息,才能自强自立。“自强不息”一词出于中华文化最早经典之一的《周易》一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自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刚劲强健;君子为人处世,也应像天按照天道运行不息一样,自我努力学习,不断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