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英国)官方网站-Globalization

“健康素养”66+2科普话题之十四:家养宠物与注射疫苗

日期:2022-03-14    阅读数:

  

  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养宠物似乎多了起来。但是,从卫生与健康的角度,要求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健康素养,需要文明家养宠物,需要正确认识关于注射宠物疫苗方面的重要性,需要提高科学防护意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一部分,关于基本知识和理念中的第十四条,明确了“家养犬、猫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据数据显示,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宠物饲养逐渐兴起,我国养宠人数不断提升。2020 年全国城镇宠物猫狗数量合计约达 10084 万只,养宠人数达 6294 万人,较 2019 年新增 174 万人。在宠物饲养人数增加、宠物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人们被猫狗等宠物咬伤导致狂犬病感染的风险也有所提高。从宠物市场上来看,随着此发展速度,我们预计在2021年-2023年中国宠物市场将到达5928亿元。

  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家养动物是存在卫生与健康方面的风险的。据统计,70%以上的人类传染病病原来自动物。有研究表明,“研究与人类或者家畜可能密切接触的野生动物的病毒携带情况及其多样性,对人类和家畜新发传染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有一联合团队对来自中国20个省份的18个物种共1941只哺乳动物的样本展开了系统的病毒转录组研究。结果发现,13个病毒科中的102种病毒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其中65种病毒首次被发现存在于哺乳动物中,例如海狸鼠轮状病毒、穿山甲瘟病毒、竹鼠札幌病毒等。研究还发现了21种对人类和家畜具有潜在高传播风险的病毒,如豪猪丁型冠状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哺乳动物正腮腺炎病毒5型、H9N2亚型流感病毒等。科学家还发现,貉、果子狸、竹鼠、豪猪、刺猬等多种野生动物可携带冠状病毒,其中腹泻的貉样本中携带的4株新型犬冠状病毒(CCoV)与最新报道的可导致人类疾病的重组CCoV毒株CCoV-HuPn-2018的基因同源性达93.65%-94.27%。分析发现,这4株新的貉CCoV形成了一个单独的谱系。因此,这种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风险值得关注。该研究还发现了多种高丰度的轮状病毒,包括A、B、C、D和I群。兔、貉、豪猪和海狸鼠等动物均携带轮状病毒A群。同时高丰度的轮状A群、C群和I群的共感染在腹泻的貉中发现,提示轮状病毒存在跨物种传播和公共卫生风险。

  以狂犬病为例。狂犬病又叫疯狗病。对疯狗的描述能够追溯到公元前23世纪,狂犬病是能够感染人和动物的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由弹状病毒科中的狂犬病病毒引起。虽然狂犬病是致命的,但常规消毒、紫外线灯和加热都可将狂犬病毒杀死。狂犬病的传播有几条途径。最多见的传播方法是感染性唾液接触易感动物的伤口。在某些物种也可经空气和胎盘传染,可是这两种方式在伴侣动物的狂犬病传播中不是很重要。犬、猫狂犬病的发病率与野生动物狂犬病的发病率相关。另外,人因为和狂犬病的猫犬接触而患狂犬病的几率增加。在北美,狂犬病感染一直持续存在于各种野生动物中。携带狂犬病病毒的野生肉食动物主要有:臭鼬、山狗、浣熊。虽然在美国一小部分的蝙蝠也能够携带狂犬病病毒,但蝙蝠将狂犬病毒传播给犬、猫的机会很小。啮齿动物、兔子、野兔很少感染狂犬病,人的狂犬病与这些动物关系不大。但国内外均有人被蝙蝠咬伤发生狂犬病的病例报告。

  狂犬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又叫恐水病,在喝水以及听到水流声,看到水都有可能出现恐惧的现象。但是对动物没有多大影响,主要是人出现这些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口水以及眼肌痉挛的现象,由于这个病一旦发作之后不可逆,最终是因为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疾病的病死率大概在99%-100%,所以疾病重在预防。一旦接触到被这些猫狗等动物咬,或者抓之后,建议注射狂犬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狂犬病。

  狂犬疫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疫苗,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国的巴斯德。1882年他成功地应用连续传代减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适应毒种来制造疫苗。在医生看来,狂犬病虽然无法治疗,但是可以有效预防,在人体被猫、狗等狂犬病毒易感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如果能够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就可以极大地降低狂犬病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对人体并无其他益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无需提前接种。另外,狂犬疫苗最好是在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随后按规律足量、足程完成全部针剂接种,才可以保证起到有效的免疫作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披露,狂犬病遍布于全世界,每年全球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即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亡。此外,亚洲和非洲有1000万人在被可能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后,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为了唤起全球的重视,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的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共同发起并确定,每年的9月28日为世界狂犬病日。通过设立世界狂犬病日,将集合众多的合作者和志愿者,群策群力,尽快使狂犬病成为历史。第一个“世界狂犬病日”活动之后,各国纷纷开展相应宣传活动,相关的各项活动获得里程碑式的成功,将全球的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狂犬病在中国流行时间长。最早自春秋战国时起,狂犬病已经在中国存在了2500年有余。古代医书中已经对狂犬和单纯的犬咬人加以区别。民国时期至1949年,狂犬病盛行于各个省份,每年大约有5000例,发病率高达1.2/10万人。新中国成立后,狂犬病被定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并且于1956年出现第一次流行高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狂犬病疫情在前期快速上升并在多地蔓延,高发省份增加,并且在2007年到达另一个峰值后稳步下降。从1996至2019的24年间,中国的人狂犬病流行状况经历了由1996年的低谷攀至2007年的顶峰,其后一直缓慢下降的过程,总数为31995例,平均每年1333例。中国狂犬病疫情一个重要的特征即为以农民感染最为突出,这也符合WHO指出的世界狂犬病流行趋势。根据2013年的数据,92.5%以上的感染者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可见在中国,农村人口是狂犬病的高危人群。

  总体而言,在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狂犬病病例的农村地区,传染源的控制不当(猫狗数量庞大且免疫率极低)、公共健康知识宣教的缺乏以及客观上医疗条件的欠缺,均导致了农村地区狂犬病的高度流行。结合实际来看,广东、广西、贵州和湖南这几个高发南方省份都是多山地地形,山地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欠缺并且交通不便,居民就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不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来看,居民在可能暴露于病毒后,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就医困难。一方面意识缺乏,而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成本又太高。概括起来分析,中国的狂犬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从狂犬病说到家养宠物问题,是否成为社会问题,已经众说纷纭。但是关于家养宠物对健康方面的危害,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关于家养宠物方面的纠纷,在媒体上,早已议论纷纷。而如今,家养宠物除了狗、猫之外,又有新的宠物进入了家庭。可以说,家养宠物的种类越来越争奇斗艳,眼花缭乱。因此,对于家养宠物的主人,必须明白家养宠物的二重性和双刃剑特点。一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二要树立公德意识,做到文明家养宠物;三要提高健康素养,讲究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和宠物卫生;四要做好预防工作,为了自身安全和他人的安全,及时给宠物注射预防疫苗;五要管理好自己的宠物,以免侵害他人的利益和健康。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客户案例

网站首页